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lpl远古龙团战输了多久结束 > 新闻动态 > 人生不在输赢,而在“悟”
人生不在输赢,而在“悟”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4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
图片

图片

作者:克娜

来源:有书(ID:youshucc)

万物皆空,唯有心是真。

♬点上方▶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

图片

图片

仙石迸裂,地动山摇,伴随着一声巨响,石猴来到世间。

在花果山群猴的叫嚣中,石猴率先跃入瀑布,发现了水帘洞。

此后,他自封“美猴王”,稳坐猴王之位,那是石猴最逍遥快活的时光。

他率领猴群朝游花果山,暮宿水帘洞,无拘无束,从不知愁为何物。

一日,酒至半酣,美猴王突然掩面而泣。

原来,他猛然间勘破玄机:纵使当下平安顺遂,也终究逃不出生死轮回。

面对命运的无常,美猴王深感无力,坐卧难安。

下属通背猿猴献计:

“早听闻佛仙神圣与天地齐寿。

大王何不寻到他们,觅得长生不老之术?”

美猴王听此言后,精神焕发,当即决定云游海角,遍寻仙术。

就这样,石猴划着一具船筏,驶向了茫茫大海。

没有方向,没有目的地,美猴王在人间彷徨,历经磨难。

有人见他貌似妖怪,丢筐弃网,四散奔跑;有人见他举止怪异,评头论足,极尽嘲讽。

风雨飘摇数十载,凭借虔诚的问道之心,美猴王终于得到了命运的眷顾。

经樵夫指点,他登上灵台方寸山,寻得斜月三星洞,见到了菩提祖师。

菩提祖师收他为徒,赐予法号,孙悟空。

此后,石猴也有了姓名。

求学机会来之不易,悟空格外珍惜。

他每日焚香习字,挑水运浆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
七年一晃而过,有一天,菩提祖师召集诸仙,讲经授业。

悟空听到妙处,不禁抓耳挠腮,手舞足蹈。

菩提祖师见他颇有慧根,便传授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。

悟空日夜苦学,终将安身立命的本领练得炉火纯青。

然而,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,当众卖弄,遭到了祖师训斥。

《道德经》有言:

“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

祖师见悟空私心未除,因此将他逐出师门。

此后天高海阔,任其闯荡。

然而,悟空不解其意,只能含泪叩恩,默默离去。

悟空以为,自己通晓了法术,定能抵御万劫,长生不老。

殊不知,唯有经受住岁月的淬炼,不断打破自我,才能涅槃而生,超越轮回。

图片

图|pexels-vaire-broideress ©

图片

回到花果山后,悟空凭借一身本领,称霸四方。

他剿灭混世魔王,与牛魔王等六个妖怪称兄道弟,还从傲来国抢走了万件兵器。

他潜入东海,以“借”为名,夺了“定海神针”金箍棒,造成龙宫动荡。

他醉身误闯幽冥地府,将生死簿涂改得面目全非,圆了自己长寿的美梦。

悟空想当然地认为,凭借超群的法力,便可呼风唤雨,为所欲为。

却不知,逐日膨胀的欲望早已设好了陷阱,等他自投罗网。

龙王和阎王面对悟空的挑衅敢怒不敢言,只能将他告上天庭。

玉帝处事向来以和为贵,他下令招安,给孙悟空安排了个养马的闲职“弼马温”。

谁料,悟空嫌官太小,愤然离去,还在花果山自封“齐天大圣”,公开向天庭叫板。

玉帝又派出哪吒父子降服泼猴,结果铩羽而归,无奈之下,他允了悟空“齐天大圣”的称号,令其看守蟠桃园。

可悟空不满有名无实的虚位,搅黄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,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,扬长而去。

玉帝命十万天兵,在花果山布下天罗地网,捉拿孙悟空。

然而,悟空因先前偷吃了仙桃和仙丹,练就成金刚不坏之躯,无论刀砍雷打,还是在炼丹炉中煅造,都毫发无伤。

趁众人不备,他从老君的炼丹炉内逃脱,举着金箍棒,一路打到凌霄宝殿,令玉帝颜面尽失。

悟空仰天长啸:

“我要这天,再遮不住我眼,要这地,再埋不了我心,要这众生,都明白我意,要那诸佛,都烟消云散!”

如来佛祖闻诏救驾。

他与悟空对赌:

“既然你神通广大,如若能翻出我的掌心,玉帝便将天宫让予你。”

悟空自命不凡,接受挑战,结果竟输了赌局。

他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,失去了自由。

图片

图 | pexels-alexandre-moreira ©

图片

剧版《西游记》的插曲唱出了悟空的心声:

“五百年,桑田沧海,顽石也长满青苔。

只有一颗心儿未死,向往着逍遥自在。”

五百年的光阴,磨平了悟空的棱角。

经观音点化,悟空拜唐僧为师,踏上了取经之路。

此后,他又有了新名字“孙行者”。

此去灵山,十万八千里,正是悟空一念之间,翻个筋斗云的距离。

但若想修炼成佛,唯有以行促知,脚踏实地。

刚出发不久,师徒二人便遇上六个强盗。

唐僧吓得飞魄散,悟空却上前将他们悉数打死,脸上洋洋得意。

唐僧因此大怒,他训斥徒儿无故害人性命,全无半点慈悲心。

悟空与师父争辩:

“我若不打死他,他却要打死你哩。”

唐僧耐心教导道:

“只因你没收没管,暴横人间,欺天诳上,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。

若是还像当时行凶,一味伤生,去不得西天。”

此去西天,不仅是降妖除魔,更是驱除心魔。

唯有以慈悲化解纷争,才能避免今后再种恶因。

为规训徒儿,唐僧哄骗悟空戴上了金箍,并且时常劝导他:

“千日行善,善犹不足;一日行恶,恶自有余。”

在黑风山,黑熊精偷走了唐僧的袈裟。

悟空与之较量,难分高下。

为哄骗黑熊精吞下自己变的丹药,顺势收伏,悟空请来观音相助。

观音心领意会,变作黑熊精的朋友凌虚仙子。

悟空连连称赞:

“妙啊!

还是妖精菩萨,还是菩萨妖精。”

观音笑答:

“菩萨、妖精,总是一念;若论本来,皆属无有。”

辨别妖佛,不在于肉身,而在观念。

若能战胜邪念,心存善念,方能修成正果。

然而,想要战胜心魔,谈何容易。

善与恶两种力量时常在悟空的心里碰撞。

贪念生,他偷吃了人参果,遭童子奚落后推倒了果树,大闹五庄观,闯下大祸。

痴念生,他不顾师父劝阻,三打白骨精,与唐僧和师弟产生羁绊,被赶回花果山。

嗔念生,他杀死了拦路的强盗,找到观音求情,却得知假猴王趁机抢走了唐僧的通关文书,在世间兴风作浪。

于是,真假猴王间展开了一场惊天的较量。

他们外形无异,难以辨认,旁人无计可施。

好在,悟空一路潜心修行,佛性渐生,而六耳猕猴却因妖性未除,被如来佛祖察觉,现出了真身。

一念之差,命运迥然不同。

六耳猕猴最终死在了悟空的金箍棒下。

悟空顺利通过九九八十一难,磨砺了心性,被封为“斗战神佛”。

图片

图 | pexels-quang-nguyen-vinh ©

吴承恩在《西游记》中写道:

“鸿濛初辟原无姓,打破顽空须悟空。”

悟空从“妖”进阶到“佛”,战胜了自我,完成蜕变。

历经坎坷后,他终于悟到:人生无关结果输赢,关键在于且行且悟。

悟生死之心,才能敬畏生命,懂得惜福;

悟得失之心,才能抛除妄念,以淡为贵;

悟善恶之心,才能恪守良知,心向暖阳。

《金刚经》曰:

“万物皆空,唯有心是真。”

愿我们能品人间百味,悟世间真谛,修一颗澄明之心,静待生命花开。

图片

▶作者:克娜,来源:有书(ID:youshucc),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,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。

国学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lpl远古龙团战输了多久结束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